公元 1875 年,推崇洋务运动的同治皇帝,病逝于紫禁城,年仅 19 岁。
而距离紫禁城 2578 公里的东京银座,一家名叫田中制造所的民营机械工厂出生了。并在日后的 100 多年间,凭借强大的技术力量,获得了 24 个「世界第一」或「日本第一」。
比如 1894 年研制出日本第一台水轮式发电机;1930 年制造出日本第一批电动洗衣机和电冰箱;1970 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电视电话;1985 开发并销售世界上第一款膝上式 PC(Thorn EMI Liberator)…
这些成就,都来源于这家被誉为「日本制造」的航母级标杆企业——东芝。
而承载了太多辉煌的东芝,进入 21 世纪后却似乎颓态渐显。
在近五年内,东芝频频出售自己曾引以为傲的业务。先是图像传感器业务、再是家电、医疗、半导体。最近,又把 PC 业务完全割让给了夏普,意味着东芝正式退出经营了 35 年的笔记本电脑业务。
▲ 东芝近年屡次断臂求生.
从顶着「笔记本电脑之父」的光环,在 20 世纪 90 年代连续七年夺得世界销量第一,到近年来笔电业务频频亏损,再到完全退出笔电业务,东芝的经历令人唏嘘。
而 PC 业务只是东芝陨落的一个缩影。现在看来,东芝的 B2C 业务已经几近停摆,只能靠 B2B 业务接济度日。
如果美化一下这种说法,那就是东芝以壮士断腕之勇气,抛弃 B2C,以全力发展 B2B。
东芝的陨落之路
《红楼梦》里,探春在大观园被抄检时,曾说「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对于东芝这个「巨型航母」来说,也是这个道理。东芝的陨落固然有市场变化等客观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自己作的」。
东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目前公认是 2006 年。
彼时,东芝盯上了核电产业这个香饽饽,但自己又没相关的核心竞争力,怎么办呢?没关系,东芝有钱,而钱能解决的问题,还能叫问题吗?
于是,东芝打算收购美国西屋电气,来作为自己进入核电产业的翘板。而与此同时,三菱和日立也盯上了西屋电气这块肥肉,三个饿狼相争,谁也不让谁。
好在东芝财大气粗,最终以 3 倍溢价,豪掷 54 亿美元拿下了西屋电气。三菱和日立「怅然若失」。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日三菱和日立的惆怅,在 2011 年的时候,转移到了东芝头上。
当时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一下子将核电产业推向了寒冬。东芝花大价钱发展的核电业务,受到了致命一击。
但东芝比较「头铁」,坚持看好核电业务的前景,甚至又在 2015 年收购了 CB&I 核电公司。不过越来越少的客户,越来越高的建设成本,使东芝的核电业务陷入了死胡同。
如果把核电业务的失败归结为运气原因,那下面这些过失就是纯属「自己作」了。
同样是在 2015 年,东芝被曝出惊天丑闻:财务作假,时间跨度长达 8 年(2008 年~2015 年),至少涉及 4 大业务部门、可统计虚报利润 1562 亿日元。
财务造假让东芝吃到了一张 70 亿日元的巨额罚单,更要命的是让其名声一落千丈,年底两个评级大佬标普 (S&P) 和穆迪 (Moody’s),先后宣布下调对东芝信用评级至垃圾级。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东芝元气大伤,只好变卖「家产」用来「回血」。所以从这一年开始,东芝就走上了大规模裁员和「卖卖卖」之路。
掌门人上演宫斗剧
要问财务作假的原因,明面上是为遮掩核电业务的羞耻,暗地里则是因为几代掌门人的内斗。
其中,西田、佐佐木、田中久雄之间的恩怨最为人所知。
西田虽然早就从社长一位上退下,但是一直处在「垂帘听政」的状态。佐佐木是西田的继任者,两人曾有一段「蜜月期」。不过西田后来「变了心」,认为佐佐木只会核电业务,这种人是不会让公司有未来的。
佐佐木很生气,「明明我在任期间,让公司扭亏为盈了,怎么能这样说我呢?」
2013 年,田中久雄上位成为新社长。田中久雄对西田很忠诚,西田也对田中久雄寄予厚望,希望他能让公司盈利更多。
在巨大的压力下,田中久雄也学着佐佐木做起了假账,直到 2015 年丑事败露。
除了掌门人内斗,东芝公司在这段时间的治理也存在很大问题。
首先是薪酬设计不合理。高管的固定薪酬占比大,并且固定薪酬没有和业绩挂钩,更多的是依靠年功序列和职位高低,容易导致「无功受禄」。并且东芝没有设置长期激励,也就是说高管很难拿到股票期权,这就使得经营人员更愿意追求短期效益,而忽略企业的长期价值。
其次是董事会独立性差,一把手「只手遮天」。东芝规模过大的董事会中,兼任的现象比较严重。董事会成员也经常是公司的高级管理层。这就会导致公司一把手的权力过大,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
此外,东芝内部监督部门形同虚设,很难发挥出审计监察的智能,这也是其连续八年的财务作假的助推剂。
东芝只是日本制造业的缩影
东芝的衰落并不是偶然,它只是日本制造业集体沉沦的一个缩影。
似乎从 2008 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日本制造业便一蹶不振,开始走向下坡路。在客观方面,日元的加速升值、世界经济走势下行、市场风向发生变化等,都是导致日本制造业萎靡的「元凶」。不过真正的原因,还得从内部找起。
在《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一书中,作者汤之上隆总结了日本制造业的四大教训。其中两条都在批评日本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一是「面对十年一轮的新技术浪潮时,对市场机会缺乏敏感性,因循守旧,错失机会」;二是「面对技术趋势转变,日本企业制度过于僵化,根本就不能适应技术变革的趋势」。
简单来说,就是日本制造企业普遍过度崇拜技术、创新节奏放慢,在互联网时代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脚步。
除此之外,许多大企业自身也制度僵化、体系臃肿,由此滋生许多问题。除了东芝,还有许多制造业巨头出现丑闻。比如三菱油耗造假事件、高田问题气囊事件、斯巴鲁被曝质检造假、神户制钢数据造假事件等,为日本制造业蒙上一层阴影。
最近几年,日本的制造业巨头,纷纷把曾经引以为傲的业务出售,以断臂求生。
2015 年,松下将旗下三洋电视业务出售给长虹集团,长虹因此获得「三洋」品牌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电视品类独家使用权,并承接「三洋」品牌电视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2015 年,夏普将其美洲电视机业务(除巴西外)出售给海信集团,包括夏普墨西哥电视机工厂。又在 2016 年接受鸿海精密 3888 亿日元注资,成为鸿海的子公司。
类似上述的案例不胜枚举。可以说,在家电、智能手机等最终产品,或称之为「下游产品」领域,日本制造企业已「集体沉沦」,丢失对这些赛道的绝对话语权。
日本制造业的出路在哪?
整体来看,现在能够勉强一战的日系消费电子厂商,可能只剩下索尼了。不过俗话说「破船还有三千钉」,即便日本制造业「战败下游」,但其仍然在产业链上游高歌。
据科睿唯安公布的《德温特 2018—2019 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39 家日本企业上榜,数量居全球第一。而我国大陆地区跻身该榜单的企业,目前仅有 3 家,分别是华为、比亚迪、小米。
这组数字差距还不算太大。有种流行的说法是,日本百年以上的企业有 3.5 万家,而我国只有十余家,这个差距就更夸张了。
如果将日本百年老企众多的原因归结到明治维新,那日本近年来在制造业的地位,则需要归功于 20 世纪 80-90 年代的「科技立国」战略。
彼时日本当局将工作重心从「技术引进」转移到「技术自研」。提出「科技立国」「知识经济」,在纳米技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上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一阶段的变革,直接让日本制造业「封神」。
而这,也让其积累了仍在上游高歌的资本。
据日经新闻网,日本一家调查公司 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 拆解了华为的 P30 Pro 和苹果 iPhone XS Max,结果发现两种机型采用的日本零部件(按金额计算)分别达到占 23% 和 13.5%。
再如生产半导体必备的氟化氢,日本仍在牢牢占据着经验与技术的高地。我国生产商要想赶上日本品质,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红楼梦》中,刘姥姥在得了凤姐二十两银子后 , 说了一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用来夸赞贾府。而日本的制造业,还远未到「瘦死」的地步。
在层层危机下,日企也在积极求变。像东芝将全力发展 B2B 业务;丰田将从单纯的汽车制造商,转向「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日立也将跳出制造业框架,发力数字经济领域。
正如日经新闻网曾说的那样,只有「扔掉面子,抓住果子」,不必全面开花,但求一枝独秀,在中美等未涉及的看似「不起眼」的领域充分磨砺和发挥自身优势,或许能给日本制造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