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面临哪些困境?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体系不够健全。北京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制度体系与监管标准尚在孕育阶段。一方面,现有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指标体系不统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各有一套自成体系的测算指标,第三方评价机构对于评价指标体系、技术标准的把握也不一致,不利于科学有效地评估二者的融合水平。另一方面,现有政策架构未能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提供绿色融合环境。2022年5月,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行动方案》指出,利用两到三年时间制定一批数据要素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该方案为北京市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体系提供了可行路径,但需要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好谁牵头制定标准,由谁负责落实监管等细节性举措,保证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不够充足。通过依托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手段对企业组织、运营场景、商业模式等进行变革,从而促进业务增长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京内头部企业拥有足够的资金引进数字技术,可以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但中小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仍存在动力与积极性双不足的问题。2022年8月,北京市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将对转型升级成功的中小企业安排奖补资金,这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释放了利好信号。但除了资金外,中小企业还存在数字人才缺乏问题,目前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数字化人才积淀,短期内又无法建立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因此,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尚需进一步挖掘。
核心技术及硬件设施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支撑能力不足。2021年上半年,北京市新增ICT企业约5万家,其中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企业占95.21%。但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现阶段由于北京市对全球价值链的过度依赖、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较弱及发达国家的“俘获效应”等原因,致使ICT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依旧存在“低端锁定”的困局。与此同时,北京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2021年在全球排名前15的半导体厂商中,中国只有两家且均位于中国台湾地区。在运用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为实体经济发展赋能时,由于关键产品不能自主研制,一些核心技术仍然存在外部依赖,因而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支撑能力不足。
如何推动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
未来北京市要坚持首善标准,发扬首创精神,持之以恒不断优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推动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打造出新型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北京样本”。
强化顶层设计,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基石,北京市现阶段应加强对基础设施的规划与投资,构建国家级统一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各行业基础数据的处理与储存,逐步引导实体经济反哺数字经济,促使数字技术深度渗透到产品制造各主要环节,发挥数字技术对初创企业的助推作用。
健全法规标准,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政策法规的制定上,北京市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在京内各区建立试点,并引入竞争机制。发挥试点企业示范作用,需要在关键技术上下功夫,摆脱路径依赖,通过自主创新打破北京市数字产业“低端锁定”的困局。同时以点带面,为各区域之间发展找准定位,形成创新集聚效应。通过健全数字安全政策法规、完善企业间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对数据使用权限与应用范围的体系化管理,建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指标体系及监测体系,形成可持续的融合发展机制。
推动示范引领,制定标准化路线图。针对北京市中小企业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过程中转型升级积极性不足的问题,要紧抓宣传与落实,通过打造典型案例,让更多中小企业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同时,对中小企业开展深度调查,摸清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帮扶形式,发挥头部企业作用,带动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在“两区”建设中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促进中小企业上云。加大对京内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资金支持力度,面对京内钢铁、机械等同质性制造业,制定数字化转型标准化路线图,形成一批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注重校企合作,探索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市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仅需要具体的测量指标体系,还需要一批既懂工业互联网,又拥有行业内专业知识储备的双料人才。为此,各大院校要与企业深度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为定点单位培养专业人才。高校也应开设相应课程,尤其是要发挥好北京地区高等院校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理论和技术过硬的储备人才,并积极探索适应北京市需要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