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启动一批新的航天重大工程,其中就包括探月工程四期。而作为中国探月工程四期的重要看点,国际月球科研站将怎么建?下一步,中国的深空探测还有哪些计划?
近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接受媒体采访时,描绘了他的设想。
多种探月设备将有指挥中枢
“探月工程四期计划在月球南极进行几次着陆,在月球南极建一个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这是我们整个四期的主要目标。”吴伟仁表示,计划在2030年之前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目前研制工作进展比较顺利,探月工程四期几次任务的实施将为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建设打下基础。
“我们希望在2030年后继续实施几次任务,争取在2035年之前把国际月球科研站建成并长期运行。”吴伟仁说。
根据吴伟仁的设想,未来的国际月球科研站上,拥有多个巡视器、着陆器和飞跃器在月球表面连续协调地工作,而且有指挥中枢,指挥着这些设备一起协同工作。
另外,他还设想,可能要在月球上建立月球通信网络,比如说在月球上设立WIFI保障通信系统指挥畅通,保障各种着陆器、巡视器等的分工协作,还可以在月球科研站进行月球资源的开采开发和原位科学研究。“这里面一切工作的核心都是为了空间科学探索和月球资源开发利用。”
月球科研站或成为深空探测中转站
吴伟仁透露,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示有意愿参与到国际月球科研站当中。
“我觉得国际月球科研站意义重大。”吴伟仁认为,如果实施成功,它具有很大的科学意义,也将充分展示中国在航天领域的科技实力。
谈及未来国际月球科研站能不能作为深空探测的中转站,吴伟仁表示,“这是早晚的事情”。
吴伟仁分析,如果将月球科研站作为深空探测中转站,可能涉及深空探测器在月球上起飞,在月球上解决燃料推进剂的问题,以及从很远的深空回来后在月球上降落休息。
“这个都是长远的事情,目前科学界认为是可以实现的。”吴伟仁说。
我国拟于2049年实现太阳系边际探测
“后续深空探测会是长期的、持续的。”吴伟仁透露,后续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深远空间的小行星进行探测,把小行星的样品采集回来。
吴伟仁说,未来还准备进行太阳系其他行星的穿越探测。比如考虑能不能对金星进行探测,对威胁地球的近地小行星进行探测,实现对其预警、防御、处置等等。他透露,有的任务已纳入规划和论证。
再往远期看,吴伟仁表示,中国深空探测希望实现“两个100”:在2049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实现对100个天文单位(150亿公里)之外的太阳系边际进行探测。
“深空探测在航天里面,应该说是一个制高点。”吴伟仁说,因为它无论从技术难度、规模大小还是科学贡献方面,都处于前沿领域。(刘园园)
关键词: 月球科研站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近地小行星 深空探测